Fancy Menu Demo
 
旅游快讯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旅游快讯
金牌导游大赛结果出炉 金牌导游享高级人才待遇 20名金牌导游可享受高级人才待遇 杭州开创特色旅游人才培养新模式
上传时间:2015-11-01    已被浏览:348

    1972年访华,美国时任总统尼克松,美国特产珍贵树种——北美红杉树苗,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把树种在了西湖边的植物园里。倘若没有导游的讲解,这棵植物园里的红杉树,或成为游客们旅途中,一株擦肩而过的“过客”。

  在杭州,登记在册的导游共有1.3万余人,他们笑迎天下客,讲述着杭州自春秋以来的历史变迁、人文故事、城市风貌,无论是追忆似水年华,还是感受似曾相识的风土人情,杭州的故事,因此名声远扬。

  10月28-29日杭州举办“第四届金牌导游大赛”,本着提高全市导游员的综合素质、服务质量、树立行业标杆、做强旅游行业的宗旨,共有来自全市的100名导游员入围金牌导游决赛(其中外语导游15人),根据决赛得分排名,邹晓娜、施兴琴、钟丹琴等20位选手被授予杭州市“金牌导游员”荣誉称号,同时,他们被纳入杭州市高层次人才(E类)行列,享受相应的住房等方面的政策待遇。

  市政府张建庭副市长、浙江省旅游局杨建武副局长等领导出席大赛闭幕式并给金牌导游颁奖。

  五大环节赛项设计科学创新评委阵容“大咖”教授云集

  一直以来,旅游是杭州的金名片,而“金牌导游”则是杭州旅游的名片和标杆。导游是一个城市的直接窗口之一,他们既是城市形象的组成部分,也代表着杭州旅游的服务质量。

  从2009年开始,杭州每两年举办一届“金牌导游员评选活动”,今年的“第四届金牌导游大赛”,由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杭州市总工会、共青团杭州市委等单位主办,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杭州市旅游协会、杭州市旅行社行业协会等单位协办。相比往届,今年的决赛,赛项设计比以往各类导游大赛有较大突破,体现出较强的前瞻性、务实与创新性,并组建了高水准的“全教授”评委阵容。

  经过前期的审核和初赛,共有来自全市各大旅行社的100名导游员进入了决赛环节。为期2天的比赛中,选手需参加笔试、风采展示、模拟导游讲解、抽选景点讲解、才艺展示五个环节,其中15名参与外语导游赛事的选手,则需要在模拟导游环节和抽选景点讲解环节,采用报名参赛语言讲解。

  杭州市旅游委员会人事处方面表示,本次比赛环境有较多创新之处,笔试和抽选景点讲解部分,对导游员的人文素养和文化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分值比以往有所增加,在才艺展示环节,特别要求选手的才艺能符合导游工作实际,体现出考核更接近工作的设计思路。

  据比赛现场了解到,模拟导游讲解环节,要求选手须从自己的工作实际出发,设计一条杭州一日游线路,并要有鲜明突出的主题,很强的市场吸引力,创意新颖,旅游点及活动安排合理,“线路的设计必须是具有可操作性,这就要求导游本身对于城市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并不是局限于传统导游对于景区、景点的推介”。主办方表示,今年这一变化,将导游员与景区讲解员作了明显区分,也对导游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游员不仅要能讲解,还要能设计和创新旅游产品,尤其是要能挖掘地方特色与地域文化。这也是新常态下旅游业发展壮大过程中,对导游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本届金牌导游大赛,创新的赛项设计、严格的赛程组织,评委阵容也按照“金牌”的规模组建。大赛执行裁判共20人,大赛总裁判长由浙江大学人文学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徐岱教授担任,而四个项目组长也是“大咖”级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资深教授吕龙根担任模拟导游讲解项目组长,“风采展示 抽选景点”讲解项目组长由湖北大学中国旅游案例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熊剑平担任,中国传媒大学英语系教授蔡文美担任外语面试项目组长,而才艺组项目组长则由原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陈红冰担任。据了解,该项赛事开赛以来级别最高的裁判阵容,规格甚至超过全国导游大赛。

  “金牌导游员”享受高级人才待遇开创杭州特色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一句话,一个故事,能把人说笑,也能把人说跳。”导游,是城市故事的传播者,他们用诙谐幽默、娓娓动听、扣人心弦的讲述,使得初来乍到的游客,发掘杭州这个历史名城的审美内涵和文化意蕴。

  郑美红是杭州一万多名导游中的一员,若问他与身边的同事们有什么不同之处,用他自己的话解答,“只是比身边刚毕业的小年轻多了几年工作经历而已”。今年35岁的郑美红,是浙江省新世界国际旅游有限公司的一名出境游领队,从2009年第一届“金牌导游员评选”至今,他获奖无数,同行们称他为资深导游,但他对导游这份职业依旧保持着那份初心,每一次出团前,他都需要花上大把的时间,了解国外城市的风俗习惯、法律法规、旅游咨询,并详细研究团队成员的年龄、职业等相关信息,以便在出游过程中,更好地了解游客,让游客尽情享受旅行的全过程。

  “人们总说,做一行,怨一行,而我,是做一行,爱一行”。郑美红发现,近些年对于导游这份职业的喜爱可谓有增无减,并且广交天下朋友,凭借工作经验的积累,他不再是初来乍到、背诵解说词的初级导游,时事新闻、人生价值观、文明旅游观都融入了他的讲解词中。同时,在他看来,出境游领队的言行举止,直接起到了表率的作用,影响了游客对城市的认识和行为,所以导游人员应该首先注意自己的仪表、仪容和礼仪修养,尊重旅游目的地的风俗礼仪,也有助于避免游客出现不文明旅游的情况。

  同样是参加金牌导游的决赛,今年23岁的外语组选手张茜雯初出茅庐,便感受到导游这份职业的责任和压力,并且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充电,以满足更多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好奇心”。张茜雯主要从事亚洲的日本、韩国及海岛游线路的领队工作,她发现,游客们除了关注景区景点的旅游信息,更加关注旅行地居民的生活情况、社会福利、教育信息、住房信息、饮食文化等人文类的知识,正因为这样,导游在带团之前,需要做好功课。

  今年,评选出的20名金牌导游,将成为杭州名副其实的旅游服务一线高级人才。根据市委市政府今年初发布的《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对5个类别的高层次人才逐一进行了详细说明,金牌导游员和省级教坛新秀、特级导游员等被列为E类高级人才,享受人才租赁房或1200元/月的租房补贴。把“金牌导游员”列入杭州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既显示对杭州这样的旅游城市来说,导游员的重要性,同时也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为旅游行业树立了模范的标杆。

  可以说,“金牌导游员”大赛开创了杭州特色的旅游服务高技能人才选拔培养模式,杭州市旅委在探索高技能旅游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备受瞩目的人才选拔培养之路,即基于技能大赛的高技能人才选拔培训管理制度,且与杭州市高技能人才选拔管理办法贯通,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示范效应,对其他行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也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案例。

  文化旅游观念贯穿整个赛程小语种导游人才将重点引进

  对于旅游者而言,旅游的本质是一种审美活动,多样化的旅游活动,都贯穿着人类的文化观念。“到此一游,留个纪念”式的旅游活动,在各地名胜走马看花,浮光掠影地看个大概,选个景点摄影留念,赶任务式的疲于奔命,这种“浅行游”早已不适应当前的旅行需求,深度游、主题游、个性化旅游深入人心,旅行者所要求的,是尽可能提高旅游的审美质量,丰富旅游体验,旅游的意义不仅是发现景区景点的美,更是体验旅游目的地的生活方式和人文感受。

  “由于个性化的旅行差异,旅游者对于导游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浙江省旅游法学研究会秘书长张建融教授表示,杭州是国际旅游城市,多年来旅游业飞速发展,一方面,这些年杭州导游队伍年轻化趋势明显,越来越多大专院校毕业生替代了社会导游,另一方,旅游格局发生了变化,很多导游具备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导游,也是出境游队伍中的领队,他们需要具备较好的外语沟通能力,并且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法律法规、社会禁忌等一系列的信息,并帮助游客做好沟通。

  “导游不仅要有好的口才,且要有现场感,能讲故事,这是当前导游所必须具备的三大技能”。她表示,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今年的比赛中,更加重视杭州的文化历史信息,城市的原点、历史脉络等城市底蕴,“旅游只有深挖文化,才能使它更有吸引力,导游承载着对城市的诠释和文化的再现,拉近游客与城市的融合度,深度游的过程中,让游客认识原先知识架构以外的认知和体验,使得游客成为回头客。”

  而作为才艺组裁判,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郭克俭教授表示,本次进入金牌导游决赛的选手,可谓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歌舞、茶艺、单口相声、二人转演出等一系列才艺表演,显示了选手的个人素质,“希望选手能将这些才艺与日常的工作中相结合,有助于带动游客的旅游热情,提高旅游的体验度”。

  另外,随着杭州城市国际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杭州的国际知名度将不断提升,未来几年将有越来越多的国际会议和体育赛事在杭州举办,届时,将有更多的国际嘉宾和游客到访杭州。为更好地培育储备外语接待服务人才,本届大赛特别鼓励外语导游人才参加选拔和培训,通过多种途径推荐优秀的各语种导游人才参加大赛,还专门设立了“优秀外语导游”奖项。同时,市旅委也正积极采取有效举措,吸引西班牙语、德语、阿拉伯语等高层次小语种外语人才,加入杭州外语导游的行列。